1) 定位与应用
Galaxy PW 二代面向工业与基础设施的关键场景:石油化工、冶金矿业、电力与热力、轨道交通与机场、食品与制药、半导体/设备制造、医院后勤与诊断、港口与海事等。核心目标是在恶劣环境与复杂负载下,提供可预期、可管理、可维护的连续供电。
2)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
隔离变压器架构:机内配置输入/输出隔离变压器(不同拓扑配置有所差异),实现一次侧与二次侧电气隔离,提升抗干扰与故障隔离能力,适合“电网脏”“谐波重”“地线条件复杂”的现场。
板卡三防涂覆:对潮气、粉尘、腐蚀性气体更耐受,适合生产线、电气间与近户外环境。
整机防护:机柜出厂即具工业级防护等级,并可选更高等级套件,兼顾防尘、防滴与防误触。
浪涌防护与选择性配合:标配浪涌/雷击保护组件,上下游断路器按曲线配合,短路/过载时保护有序动作,不牵连整条产线。
3) 拓扑与系统架构
在线双变换(VFI):逆变器持续供电,抑制电压骤降/骤升、谐波与频飘,向关键负载提供稳定、低畸变的三相电源。
整流器方案:支持多脉冲整流,输入功率因数高、谐波电流低,友好上游变压器与发电机。
双路输入:市电主路与旁路独立接入,配合静态开关与维护旁路,实现不停电检修与异常场景的快速切换。
并机冗余:支持多台并联,常见架构可做到3+1等级别冗余或线性扩容;必要时可做双母线/联络方案,满足更高SLA。
4) 电能质量与能效
输出品质:稳压稳频、低THDv,对非线性与冲击型负载(变频器、启停电机、加热设备等)具备更强适应性。
效率与TCO:在双变换模式下保持高效率;当电网条件良好时,可切入高效运行模式(保持逆变器参与调节与保护),显著降低电费与制冷开销。
输入友好:输入功率因数接近1、谐波电流低,减少上游容量冗余与铜损发热,利于既有厂房扩容改造。
5) 电池与后备
电池兼容:支持外接直流系统(常见为工业级VRLA,亦可评估锂电/改性电池系统),满足从**短时(5–10 min)到中长时(≥30/60 min)**的后备策略。
工业级管理:具备温度补偿、均衡充电与周期自检思路;支持“直流冷启动”,在市电异常时可受控上电。
快速回充:在安全范围内提高回充速率,缩短“二次风险窗口”,尽快恢复到目标SOC。
6) 监控、通信与服务
就地HMI:7英寸彩色触控屏,图形化菜单、事件/波形/运行参数可视化,一线人员易操作。
开放协议:标配工业现场常用通信(如Modbus RTU/485、RS232、干接点),可选SNMP网管卡接入厂区网与上位监控(SCADA/DCIM/BMS)。
数字化运维:可接入本地或云端运维平台,支持资产台账、健康度评估、趋势分析、告警闭环与远程服务。
全生命周期服务:启动调试、年度预防性维护、备件计划与延保,提升可用性与可预见性。
7) 工程与环境适配
前维护、上/下进线:便于贴墙或背靠背布置,通道占用小;柜体深度/宽度模块化,适配老厂房通道。
环境条件:0–40 °C 工作、湿热与粉尘环境可通过滤网与涂覆提升稳定性;海拔>1000 m按规范降额。
配电接口:维护旁路、系统旁路、上下游断路器与TVSS配套齐全;便于做短路电平与选择性保护的工程配合。
8) 典型规格范围(便于对齐方案)
容量与拓扑:
三进单出(3:1):面向工控/仪表与单相母线,典型覆盖 10–120 kVA。
三进三出(3:3):面向三相工艺与动力母线,典型覆盖 10–200 kVA。
输入/旁路:三相380/400/415 V,宽电压/频率窗口、双路输入。
输出:稳压±1%级、过载能力充足(短时150%、中时125%量级),满足电机启停与非线性负载。
防护/颜色:工业灰外观,出厂IP等级可满足多数电气间,另有更高IP套件可选。
上述为平台能力与行业通用区间;实际值与附件需随项目清单确定(容量、并机、直流电压窗、配电件、通信协议、IP/抗震要求等)。
9) 选型落地(一次把事说清楚)
负载画像:kW/功率因数、启停电机/整流器等峰值电流与畸变特性、允许电压/频率波动;
后备时间:目标10/15/30/60 min 等,直流系统电压窗与电池柜数量;
冗余策略:单机/并机、是否3+1、是否双母线/联络;
配电与保护:上下游短路电平、断路器曲线与选择性、浪涌与接地方案;
环境与土建:通道净宽、承重、上/下进线、粉尘/腐蚀/防滴、海拔与散热;
监控与网络:Modbus/干接点/SNMP接入、告警链路与网络安全边界;
上线与维保:启动调试、自检/年检流程、备件与SLA响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