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 定位与应用
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/机房、通信机柜、制造产线控制、楼宇与商用配电间、医疗/交通后勤等对“易部署、易使用、易维护”与高性价比有明确诉求的场景。主打小体积、高效率、快速交付,适合新建与老旧机房技改。
2) 架构与可靠性
在线双变换(VFI):逆变器持续在线,稳压稳频、低失真,屏蔽输入波动与谐波。
并机扩容/冗余:
3S:最多 4 台并机;
3M:并机数量更多,可做容量扩展或 N+1 冗余。
工程级防护:关键板卡涂覆、防尘滤网、0–40 °C 工作能力,适应粉尘/温升偏高的电气间环境。
上游友好:输入功率因数接近 1、输入电流谐波低,减轻变压器与发电机压力。
3) 能效与TCO
双变换高效率: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同时降低线损与散热。
高效运行模式(ECO/ECOnversion 思路):保持保护能力前提下把系统效率提升到接近“天花板”的区间,显著降低电费与空调能耗,适合电价敏感与年均负载率不高的场景。
高输出功率因数(kW≈kVA):同等 kVA 下可带更多有效功率负载,减少“虚标”与超配。
4) 覆盖功率段与形态
Easy UPS 3S:10/15/20/30/40 kVA,提供内置电池型与外接电池型,部分功率段可选 3:1 或 3:3 拓扑(输入三相,输出单相/三相)。
Easy UPS 3M:60–200 kVA,提供内置电池型(短中时长)与外接电池型(可扩展时长),并兼容锂电柜方案。
5) 电池与后备
多电池兼容:VRLA 铅酸为主,3M 亦可匹配锂电解决方案(更长寿命、更快回充、更高温耐受)。
时长弹性:通过电池柜数量/串并数实现 5–10 min 的过渡时长到 ≥30/60 min 的中长时长;支持温度/均衡/自检等管理策略。
快速回充:在安全前提下提升恢复速度,缩短“二次风险窗口”。
6) 监控与通信
就地易用:LCD/触控屏状态与告警清晰;向导式参数配置。
远程可视:选配网管卡,支持 Web/SNMP/BACnet/Modbus(TCP/RTU),可接入本地 DCIM/BMS 或云端运维平台,实现告警上报、容量与健康度管理。
干接点:满足消防、动力环境监控、机房联动等简单接入需求。
7) 安装与维护(工程要点)
即放即用:机柜窄体小占地、滚轮推入,标配输入/输出/旁路断路器与 EPO,布线后即可调试上线;支持上/下走线、全前维护,便于贴墙/窄通道部署。
上线自检:具备环路自测思路(不接大负载箱也能做关键路径验证),提高交付效率。
可维护性:滤网快换、风扇/电池易更换,结合远程监控做预防性维护与计划停机。
8) 典型性能要点(工程沟通用)
输入/输出:三相 380/400/415 V,50/60 Hz;输入 PF 高、THDi 低;输出稳压精度高,对非线性负载畸变控制优。
过载/冲击:典型可承受 125%(约 10 min)/150%(约 1 min)的过载,对 IT 峰值电流与工艺冲击更稳。
噪声/防护:机柜 IP20 为主(3M 可选更高防护套件),机房可接受的噪声区间。
并机:3S ≤4 台、3M 更多(可做容量或冗余;支持公共或独立电池架构)。
9) 选型落地步骤(实操)
负载画像:kW、功率因数、峰值/浪涌电流、允许电压/频率波动;
后备策略:目标后备时间(10/15/30/60 min 等),VRLA/锂电取舍(寿命/占地/回充/温度);
冗余策略:是否并机做 N+1,是否采用公共电池;
配电接口:单/双路输入、检修/并机/旁路柜、短路电平与断路器整定、线缆截面与敷设;
环境与结构:通道净宽、承重、通风/过滤、抗震/防护等级;
监控与联动:SNMP/Modbus/干接点接入、告警链路、远程服务开通;
上线与维保:自检与年检流程、滤网/风扇/电池更换周期、SLA 响应。




